2024-08-27

我司作为讲师单位受邀参与“交叉创新管理人才项目医工交叉专项培训班”

导语

由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深圳市卫生健康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及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联合承办的交叉创新管理人才项目医工交叉专项培训班近日在深圳成功举办,微量介入作为受邀企业参与了此次的培训班,分享行业经验,助力推动医工结合领域的人才培养与创新发展。

图片图片

原文如下:

链生态|医工交叉释放医创力,深圳卫健委联合国创中心举办医工交叉专项培训

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


为贯彻落实《深圳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推动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深圳市卫生健康人才引育工程建设,助力“医学+X”多学科背景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由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深圳市卫生健康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以下简称“市卫健能教中心”)、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联合承办的深圳市交叉创新管理人才项目医工交叉专项培训班于815-17日顺利举办,培训汇聚医疗器械行业专家与来自深圳近20家医院临床科室的85名学员,围绕医工交叉的临床需求、技术趋势与共建路径进行分享与交流。

本次培训既是卫生健康领域主管部门及国家级平台共同推进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的首创性举措,也是国创中心作为国家级重大产业创新平台,助力医工交叉领域发展的开拓性实践。课程体系覆盖医疗器械创新研发链条“产学研医资政检”各环节,邀请国内高校、科研机构专家、产业界代表授课,导入行业生态强势资源,多元视角切入,旨在搭建一个高层次、宽视野、强实战的交流学习平台

跨越学科界限培养医工交叉人才加速成果转化

在开班仪式上,深圳市卫生健康委科教处副处长尹丽荣指出,当前的科创形势对产业支撑能力、医院创新能力以及临床医生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医疗器械产业是深圳优势产业,医院是医疗器械研发的前沿阵地,医生不能缺席医疗器械创新,而是要借助医工交叉更好地走出去,用更好的医疗科技创新成果服务患者、服务临床

图片

国创中心总经理刘新在致辞中表示,医工融合是当今医学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在促进整个医疗器械行业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医疗器械产业存在长链条、跨学科、严监管的特点,如何有效地沟通和理解不同学科领域的需求?如何将这些临床需求转化为创新的医疗器械产品,以及如何确保这些创新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就需要搭建医工交流合作平台,围绕人才培养、体制构建、激励机制等方面开展紧密合作。这次培训就是一个促进医工融合的有力抓手,有效打开了医工交流的对话窗口,互相促进、互为推动、双向赋能,对释放临床创新活力有着特别的意义。

从临床需求出发设计课程匹配产学研医资政检行业专家资源

“我们在课前调研中发现,医学创新需要医生具备医学思维、工程思维和产品思维,而90%以上的学员没有或很少有跨学科合作经验。”市卫健能教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基于此,本次培训课程推出“3+3”创新模式,即为期3天培训,覆盖3大内容板块,即医工创新趋势、产业发展路径和医工交叉实践。邀请来自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国创中心等机构和产业界专家学者现场授课,聚焦生物医学工程前沿创新及市场应用、医工交叉研究热点领域和关键技术、国产医疗器械产业洞察,进行产业政策和法规解读、市场需求分析、投融资环境及商业化案例分享等,充分地、多维度地打开临床医生的交叉认知和跨界融合思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此外,本次培训课程特别设计“学习小组研讨制”,设置“医工交叉沙龙”环节。根据临床医生各自研究方向匹配成组,带着医疗器械创新链条关键环节的个性问题及共性临床转化需求展开学习,以问带学、以学带思、以思促行。值得一提的是,医工交叉沙龙活动吸引了近20位来自学术界、产业界及投资界精英人士参与交流,助力理论授课走出课堂,服务医疗实践。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发挥国家级平台优势国创中心助力医工交叉发展

作为此次培训的承办单位,国创中心发挥了作为国家重大科技与产业创新平台在推动医工创新成果转化方面的重要作用。国创中心总经理助理、公共事务部总监汪雪表示,国创中心将充分利用自身要素汇聚、垂直融通的产业创新生态体系,技术创新与产业服务两手抓,协同打通“临床-科研-产业-临床”完整创新闭环,有组织、成建制、规范化地推动医工转化工作,帮助临床端加速解决成果转化难题,推动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

未来,国创中心将继续发挥国家级平台的引导力、影响力和辐射力,联动市卫健委、市卫健能教中心,收集学员实际成果反馈,持续点对点跟踪临床成果转化难点,共同研发医工交叉培训进阶课程,以此次“试点工程”为起点,推动医工合作精准对接,使培训项目始于医工认知提升,终于成果价值转化,打造医工交叉领域“样板工程”。